國家一類資質新聞網(wǎng)站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教育 > 正文
常德職業(yè)技術學院創(chuàng)優(yōu)“四四五”黨建模式引領學院高質量發(fā)展
時間:2024-07-30
來源:常德日報·常德融媒客戶端
分享到:

鐘智毅

近年來,常德職業(yè)技術學院黨委緊跟國家職業(yè)教育建設改革戰(zhàn)略部署,堅持高起點謀劃、高標準推進黨建工作,以楚怡“雙高”學校建設為抓手,深化“四個融合”、構筑“四大陣地”、建強“五項機制”,創(chuàng)優(yōu)“四四五”高校黨建模式,大力實施“對標爭先”和“提質培優(yōu)”工程,形成了“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”“湖南省高校黨建工作標桿院系”等一批有特色、有實效、易推廣的黨建示范品牌,推動學校駛入高質量發(fā)展“快車道”。

一、深化“四個融合”,推動黨建業(yè)務融通增效

(一)推動黨建工作與內涵建設深度融合。學院黨委把專業(yè)培優(yōu)建設作為檢驗學校育人成效的重要指標,組建“黨員先鋒課題組、黨員主導教授博士團、黨員主導教學團”,實施了“黨建培育課題項目、黨建創(chuàng)新教學成果”的雙元融合體制。黨員先鋒課題組年度立項各級各類課題占比82.9%;發(fā)表論文占比86.3%;授權專利占比85.7%。教授團隊研發(fā)改良的復興蘋果柚成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。護理系獲評全國巾幗文明崗,司法鑒定中心被司法部評為“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先進集體”,1名同志榮獲“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先進個人”稱號;2022年2個“楚怡”教師教學創(chuàng)新團隊、1個“楚怡”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創(chuàng)新團隊(培育)、1個“楚怡”名師工作室、2個“楚怡”教學名師,2個“楚怡”工坊被湖南省教育廳立項。

(二)推動黨建工作與師德師風建設深度融合。組織開展教職工“師魂映黨旗”主題演講比賽,大力挖掘和宣傳黨員教師中的師德典型;組織中青年骨干教師赴陳望道首譯《共產黨宣言》的地方,品嘗信仰的味道;在林伯渠故居、翦伯贊故居等紅色教育基地,掛牌建設教師思政教育基地。農業(yè)與經濟系教師入選全省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“雙帶頭人標兵”、護理系教師入選全省高校“青年教工黨員示范崗”、醫(yī)學系教師榮獲常德市優(yōu)秀黨務工作者;8名優(yōu)秀教師受到常德市教育局表彰,獲評優(yōu)秀教師、優(yōu)秀教育工作者、最美人民教師等稱號。

(三)推動黨建工作與“三全育人”深度融合。依托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教職工,積極探索德智體美勞“五育融合”的育人途徑,營造全員育人、全程育人、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圍??v向推動構建教育教學、實踐活動、咨詢服務、預防干預、平臺保障“五位一體”的心理健康工作格局。藥學系立項為湖南省“三全育人”綜合試點改革院(系)。深化“一站式”學生社區(qū)綜合管理模式,推進黨員領導干部聯(lián)系學生“八進”行動。學院立項為第一批湖南省高?!耙徽臼健睂W生社區(qū)綜合管理模式建設示范校。

(四)推動黨建工作與服務地方發(fā)展深度融合。各基層黨組織結合自身優(yōu)勢,不斷拓展服務地方發(fā)展的廣度和“為群眾辦實事”的維度,送服務進村組進社區(qū)進企業(yè),學院紅色宣講團深入紅色基地、中小學校、村組社區(qū)進行黨史宣講;護理系、醫(yī)學系、機電系黨支部每年在石門縣南北鎮(zhèn)清官渡村開展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鄉(xiāng)社會實踐活動,近3年5支隊伍獲評全省“三下鄉(xiāng)”優(yōu)秀團隊,1個項目評為優(yōu)秀品牌項目,6名教學獲評全省優(yōu)秀個人;疫情防控期間,學院和附屬醫(yī)院731名師生員工奮戰(zhàn)抗疫一線,事跡被中央電視臺和湖南衛(wèi)視等媒體報道,附屬醫(yī)院胡瑛榮獲“湖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”、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王鏨積極貢獻獎。

二、構筑“四大陣地”,踐行職責使命培根鑄魂

(一)建設校內黨建宣傳教育陣地。學院精心打造“四館”“一中心”“一講堂”“一基地”,即:校史館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政治教育館、動植物科學館、生命科學館,教師發(fā)展中心,紅色高農大講堂,國家桃花種質資源基地。挖掘學院百年辦學歷史建設的“紅色高農大講堂”。參觀“四館”“一中心”是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內容,充分發(fā)揮場館育人功能。

(二)建設基層黨建品牌展示陣地。開展“一支部一品牌”系列黨建創(chuàng)建活動,護理系學生支部打造的“七彩健康科普”志愿服務隊入選2023年團中央鄉(xiāng)村振興“篤行計劃”專項行動全國示范性團隊。機關六支部建設“一隊一團一崗”黨建品牌;馬克思主義學院黨支部建設“兩團兩室”特色成果陳列室。各專業(yè)教學系黨總支以“本土服務+”黨建品牌為突破,建設“教研融合、產教融通”系列黨建品牌宣傳欄。

(三)建設思政廉政宣傳教育陣地。學院積極延伸思政教學,拓展思政課教學實踐育人平臺,目前已經與林伯渠故居、翦伯贊生平業(yè)績陳列館、帥孟奇故居和趙必振紅色文化園四個紅色教育基地建立合作關系,正在與本市鄉(xiāng)村振興示范點共建鄉(xiāng)村振興思政教育實踐基地、與帥孟奇故居、石門夾山寺廉政教育基地共建學院廉政教育基地。2021年至今服務隊開展宣講活動共計80余場次。

(四)建設智慧黨建學習管理陣地。學院不斷加強數(shù)字黨建建設,搭建智慧黨建管理平臺,以“移動互聯(lián)、移動辦公、多屏終端”展示的“大平臺”為載體,開辟“每日一學”、“資訊推送”黨建學習宣傳專欄,傳播黨建知識、強化黨性教育。建立“全天候”網(wǎng)絡輿情監(jiān)控,筑牢黨建宣傳輿論前沿陣地。以易班網(wǎng)為重要平臺,以“兩室一站”為主要基地,應用“微文化”的表達方式,開辟“輔導員有話說”“易月新聞”等短視頻欄目,增強網(wǎng)絡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領力。學院易班建設被湖南省教育廳認定為優(yōu)秀。

三、建強“五項機制”,強化黨建引領聚勢賦能

(一)黨委高位推進機制。完善黨委議事規(guī)則,健全“三重一大”決策機制,落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、督查督辦機制,構建意識形態(tài)“4321”工作機制;黨委定期專題研究黨建、督辦黨建工作;黨委班子成員深入聯(lián)系指導支部、班級、社團,并帶頭上黨課和思政課。

(二)示范創(chuàng)建帶動機制。開展基層黨組織“五化”提質達標創(chuàng)建活動,每年培育1個系部標桿黨總支和3-5個院級示范黨支部,通過以點帶面,5年高標準達標全覆蓋。積極對標省級市級標準,強化培育選樹,馬克思主義學院黨支部入選第四批“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”、護理系黨總支入選全省高校黨建工作“標桿院系”;護理系黨總支、馬克思主義學院黨支部被授予湖南省“先進基層黨組織”榮譽稱號。

(三)交流述評互動機制。開展內部交流和外部交流,形成了一個季度一次交流的機制。組織黨務骨干培訓班1期,紅色宣講團校園巡回演講1次,組織支部間觀摩交流6次;落實黨組織書記“雙述雙評”機制,每年組織一次述職評議。

(四)政策導向激勵機制。將黨建工作納入學院年度工作、崗位責任制考核重要內容;對院級示范黨總支(支部)創(chuàng)建工作給予一定資金支持,對優(yōu)秀黨務工作者和優(yōu)秀黨員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;對系部院從事黨務工作的組織員,在職稱評聘、績效評估中予以適當激勵。

(五)綜合保障支持機制。落實教育部黨組等四部門《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若干措施》,配備院系專職組織員;采取以會代訓、外出觀摩、內部交流等形式抓好經常性培訓;落實年初財務預算中的黨建工作經費。

(作者系常德職業(yè)技術學院黨政辦公室主任)

編輯:湯雅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