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一類資質(zhì)新聞網(wǎng)站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社會 > 正文
【發(fā)現(xiàn)·鄉(xiāng)村】堅守老手藝 走上新生活
時間:2024-06-17
來源:常德日報·常德融媒客戶端
分享到:

常德日報記者 楊榮國 通訊員 王玲 文/圖

在常德市桃源縣青林鄉(xiāng)白洋河村的村道旁有一家小作坊,作坊院落里堆放著不少木料,各類木工工具懸掛在墻上,工作間內(nèi)存放著不少待完工的大小木頭材料。

在小作坊的一角,穿著一身舊T恤的薛木匠正飛快地刨著木頭,木屑飛舞間,行云流水的動作像在進行著某項藝術表演。“過去學木匠都是窮人家的孩子,為了填飽肚子,現(xiàn)在這手藝缺接班人了?!毖δ窘骋贿吪倌绢^一邊笑著說。

薛木匠名叫薛萬紅,1971年出生于青林鄉(xiāng)白洋河村,有言語殘疾?!耙蚣揖池毢覝贤ㄊ芟蓿以缒贻z學,識字不多,最初學習木工手藝就是為了自食其力?!毖θf紅說。

在薛萬紅的記憶里,為了不挨餓,他選擇跟村里的一位棺木制作師傅做學徒,薛萬紅說:“那時的學徒都不拿工資,沒有工分,每天又累又困,不過想到未來的生活還是非常開心,干得很起勁?!?/p>

剛接觸這行時,薛萬紅什么都不懂,師傅要求非常嚴厲,讓他先干粗雜活,擔水、掃地、拉鋸、磨刨刃、銼鋸,干了一年左右,才讓他跟著學推刨子、鑿眼等下手活兒,再后來逐步捉錛、掄斧、打線、開料。期間,如刨子推不平、拉鋸跑了線、砍斧過了頭,師傅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訓斥,但是不得不說,幾年時間養(yǎng)成的好習慣讓薛萬紅受益終身。

學徒期間,薛萬紅每天早早起床,先收拾好個人衛(wèi)生,打理好鋪子。師傅起床后,他就給師傅打好洗臉水。吃完飯后就開始一天的工作。晚上等師傅上床休息了,他才能休息。從早到晚,沒有閑暇功夫。

師傅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。幾年的學徒生活,既是薛萬紅最辛苦的日子,也是最充實的日子,經(jīng)過幾年的努力,他不僅學會了所有工具的使用和木工活的制作技能,同時也明白了許多人生的道理,為今后獨立創(chuàng)業(yè)打下了基礎。

在傳統(tǒng)文化中,棺材就是一座“老房子”,承載著“視死如生”的深厚文化。薛萬紅從事棺木制造已經(jīng)有20余年,隨著社會變遷,時代發(fā)展,火葬制度的推行,群眾對新制度的普遍接受,不斷地沖擊著傳統(tǒng)土葬行業(yè),同時越來越先進的機械化生產(chǎn)也日漸替代越來越多的傳統(tǒng)工藝,社會對木工的需求不再像過去那么多,薛萬紅的不少同行也紛紛改行做起了其他營生,而薛萬紅卻依舊堅守在這一老行當里。

“以前年輕的時候做一副壽材只要用三四天的時間,現(xiàn)在人老了,體力也不行了,有時候需要七八天時間才能做好一副,一副也就賺個千把塊錢。”薛萬紅說,之所以能夠一直堅持做這個行業(yè),是因為在他的觀念中,制作一副好棺材不僅是自己的責任,也是對逝者的一種尊重,對生者的一種安慰。

“生活不會虧待手藝人,只要自己雙手勤勞,就一定就能過上幸福的生活?!毖θf紅感慨說,自己雖然有言語殘疾,但靠著自己的一門手藝和自身的奮斗,終究還是走出了自己的致富之路,“與其說是一種謀生的途徑,倒不如說是一種自力更生意志的傳遞?!彼f。

“幫扶他的過程,也是我一個學習的過程,他這種堅韌不屈和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(tài)度,也感染了我,讓我意識到在其位謀其事,絕對要珍惜當前的工作,端正認識,更好地為當?shù)乩习傩辗??!毖θf紅的幫聯(lián)干部說。

薛萬紅正在制作壽材.png

薛萬紅正在制作壽材


編輯:殷沁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