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 李張念
9月下旬,臨澧縣新安鎮(zhèn)李家溶村,田野間金色的稻浪翻涌,一臺臺收割機在稻田中來回奔忙,一派豐收的繁忙景象。
“等這批中稻收完賣出去,第一件事還是要先還債。”鄧桂香捧著一把顆粒飽滿的稻穗,眼神堅毅又充滿希望。不到一年時間,亡夫留下的300多萬債務(wù),她已經(jīng)還了110萬。今年6月,她被評為誠實守信類“湖南好人”。
鄧桂香。(圖片來源:湖南文明網(wǎng))
300多萬的巨債
一年前的此時,鄧桂香還是一個普通而幸福的家庭主婦。
他們家是村上有名的種植大戶。2016年,她丈夫侯云山通過銀行貸款和親朋好友借錢,創(chuàng)辦了一家水稻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,承租附近幾個村超過1000畝稻田。2017年,侯云山著手開建加工廠。
夫妻倆分工明確,丈夫負責合作社的管理及運作,鄧桂香負責照料公婆、孩子。閑暇的日子,鄧桂香喜歡跳廣場舞。
2021年的冬天,鄧桂香的命運發(fā)生了巨大轉(zhuǎn)折——侯云山在洗澡后突發(fā)頭痛,沒等到救援就意外離世,留給她一個合作社、建成不久的加工廠和300多萬欠款。
料理完丈夫的后事,鄧桂香沒有時間悲傷。公司的運營、工人的工資、工廠的開支……大堆的事等著她解決。她發(fā)現(xiàn),這300多萬欠款里,除了欠銀行的錢,還有信任自己家的親朋好友的錢。而且,村上一部分農(nóng)戶也等著合作社的土地租金來增加收入。
那些天,她一夜一夜地睡不著?!拔艺煞蛞惠呑幼鋈硕际翘固故幨?,他不在了我不能讓他背負罵名,被人說他欠錢不還。”思考再三后,她決定扛起這份責任,接過合作社和加工廠,經(jīng)營還債。
“一時還不上我就慢慢還,今年還不完就明年接著還,總是要還完的?!闭驹谀壑煞蛐难暮献魃缋?,鄧桂香許下了承諾。
一句諾言的重量
質(zhì)疑很快跟來,人們不信任她。
“一個在家?guī)Ш⒆拥呐?,什么都不懂,還不如關(guān)門賣錢?!薄拔覀冞€是趁早換工作,這里很快就要倒閉了?!薄斑@個錢估計是打水漂了,她怎么能還得上?”
鄧桂香沒有多做解釋,只是默默用行動表達著決心。
她每天凌晨5點起床,白天在公司、田間忙碌,晚上9點回到家,還要學習財務(wù)管理知識。曾經(jīng)不敢開面包車,現(xiàn)在得硬著頭皮開;曾經(jīng)半夜的時候是跟丈夫一起去水田里開閘放水,現(xiàn)在即使害怕也要自己去;曾經(jīng)是丈夫和客戶打交道做生意,現(xiàn)在全部要自己來,包括招聘工人、采買農(nóng)藥肥料等等都要事無巨細地操心。
合作社和加工廠在她的努力下,一步步走上正軌。
鄧桂香有很多本子,每一筆欠款都記得清清楚楚。每湊夠一筆錢,她就和女兒一起挨家挨戶地送上門,每還一筆錢,就在相應(yīng)的記錄上打上對號。
今年的油菜籽和早稻賣出后,鄧桂香陸續(xù)還了20多萬的債,加上丈夫去世前積攢的一些家底,300萬的債務(wù)總額,已經(jīng)還了差不多一半。但鄧桂香不敢怠慢,她希望在三年內(nèi),把剩下的錢全部還清。
鄧桂香的誠信故事,在當?shù)貍鳛榧言挘惨虼双@評誠實守信類“湖南好人”。漸漸地,鄧桂香感覺自己肩上又有了新的責任。她說,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以誠待人、取信于人,帶動更多身邊的人向上向善,共建鄰里和諧、鄉(xiāng)風文明的美麗鄉(xiāng)村。